立體顯示技術(又稱三維顯示技術或3D顯示技術)是指能夠提供符合立體視覺原理的具有深度信息畫面的媒介技術。該技術的出現是視頻顯示技術從黑白到彩色、從模擬到數字、從標清到高清后的又一次重大變革。本系列文章以立體顯示專利技術為基礎數據,調研了國內外在立體顯示方面研發產出能力最強的機構。
國際專利數據的來源選擇了ISI web of knowledge系統的德溫特創新專利索引數據庫(DII,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),中國專利的數據出自知識產權出版社的中外專利數據庫檢索平臺。
國外競爭機構部分,主要包括了日本的索尼、佳能、夏普、松下、三洋、奧林巴斯、東芝、富士,韓國的三星和樂金。中國方面,選定了包括北京的清華大學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,臺灣的中華映管、友達光電、鴻富錦/鴻海精密工業,深圳的超多維、華為,以及上海的上海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在內的12家機構做了調研分析。
國際競爭機構排名
全球立體顯示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前20家機構(如表1),除飛利浦和伊士曼柯達公司外其他均來自日本和韓國,日本機構以15席位獨占鰲頭,韓國有3家機構上榜,從而反映出亞洲在國際立體顯示領域的重要地位。
排名前10的機構均為高科技研發與制造型企業,涉及索尼、佳能、夏普、松下、三洋、奧林巴斯、東芝、富士共計8家日本公司,以及三星和樂金2家韓國公司。可見,企業是目前立體顯示研發的重要推動者,企業的目的性很強,就是占有技術壟斷權并獲取市場利益,反映出立體顯示積極向產業化方向發展,已進入或爭取能盡快進入到實用階段。
國內競爭機構排名
由表2總體看來,即便排名前10位的國內機構的申請量仍處于幾十件的程度,與主要國外機構存在著較大差距。從主要競爭機構的類型來看,也與國際情況不同,前10位申請機構中大學和企業各占一半,企業并未占據絕對優勢,說明國內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意愿不強。浙江大學以79項中國專利申請位居全國之首,此外,清華大學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、四川大學、南京大學等4所院校也是立體顯示技術的主要研究團隊。來自臺灣的中華映管、友達光電、鴻富錦/鴻海精密工業和來自深圳的超多維、華為等5家企業是國內立體顯示領域產業化的主要推動者。
比較遺憾的是,盡管上海總體專利申請量在國內居前,但卻缺乏具有大量核心知識產權的立體顯示龍頭企業,上海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是上海地區的主要機構申請人,兩者相關專利的申請量分別為24項和14項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