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、英國自然網站9月27日報道,澳大利亞和芬蘭3所大學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,用硅研制出一種制造量子計算機的關鍵元件,稱之為“單電子識別器”。它能以92%的保真度探測單個電子的旋轉狀態。
研究小組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電力工程與通訊學院安德烈婭·默洛博士和安德魯·祝阿克教授領導,墨爾本大學和芬蘭阿爾托大學共同參與。為了制造單電子識別器,首次以單個發射的方式測量了硅中一個電子的自旋狀態。
量子比特是一種抽象的量子位,好比傳統計算機中的比特值0或1。由于電子有兩個截然相反的自旋狀態,這正是對量子比特的理想描述。它們和傳統比特的不同之處在于:量子比特能同時處在0和1的狀態,這就使得它在概念上的賦值更加廣泛,從而使量子計算機能成倍提高數據處理速度。
為了制造量子計算機,必須能實現量子比特狀態初始化、單個量子比特任意旋轉(寫入)、測量其自旋狀態改變(讀取),并能對至少兩個相鄰量子比特進行操作,而且所有這些操作都必須高度保真。
早在1998年,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布魯斯·凱恩曾在《自然》雜志上描述了一種以硅為基礎的量子計算機,在該系統中,量子比特由嵌在超純硅芯片中的單個磷原子所限定。
新實驗將這一設想變成了現實。論文主要作者默洛博士說,在我們進行單個電子發射實驗之前,還沒有人能確實測量到單個電子自旋。我們把一個磷原子嵌入一塊硅材料中,利用新設備探測了單個電子的自旋狀態,電子的自旋狀態控制著附近一個電路中的電流。
目前,該小組在進行快速單電子寫入研究。他們計劃把這兩種設備合并起來,制成一種2比特邏輯入口,這是一個量子計算機的基本程序單元。未來的目標是要研究單個電子旋轉、控制自旋與自旋之間的相互反應等。
研究人員表示,利用硅這種傳統計算機的基礎材料,而不是光或其它神秘材料,為構建更加簡單的量子計算機開辟了新途徑。今后還可以逐步升級完善,實現大規模生產。論文合作者安德魯·祝阿克說,我們希望這種量子計算機能以更快的速度執行各種任務,比如檢索數據、構建復雜分子模型、開發新型藥物,還能破解大部分現代密碼。
|